潍坊安丘:从“一品”到“一业” 特色产业串起乡村振兴链
近年来,潍坊安丘市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,以金冢子镇等特色农业强镇为引领,大力发展“一村一品”“一村多品”特色产业。依托城郊区位优势,金冢子镇重点培育甜桃、早酥红梨、樱桃等高品质农产品,推动传统农业向高效特色产业转型。如今,安丘果农的“钱袋子”越来越鼓,以特色种植带动乡村振兴的致富路也越走越宽。尤其在金冢子镇,以豆丹养殖为代表的“一镇一业”特色产业格局正加速成型,为安丘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。
每年7月底至8月初,安丘市金冢子镇兴隆官庄村的160余亩早酥红梨便迎来丰收季。这种被当地人亲切称为“彩虹梨”的水果,凭借独特外观和优良品质赢得市场青睐。“我们的梨子皮薄肉嫩,甜度高水分足,今年亩产超过5000斤。”兴隆官庄村党支部书记韩宝森自豪地说。
据悉,该村自2018年引进早酥红梨种植后,通过“外引专家、内育骨干”的方式,邀请技术员驻点指导长达三年,培养出一批本地种植能手。同时,村里严格执行绿色生产标准,采用有机肥施肥、物理防虫等生态种植技术,于2023年成功获得绿色食品认证。如今,在镇村两级的帮助下,果农们通过电商平台、大型超市等多渠道销售,彻底解决了“卖果难”问题。
与兴隆官庄村不同,北南戈庄村走的是“一村多品”发展路线。该村通过“党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成立泊洋果蔬种植合作社,发展黄金蜜桃、大樱桃等特色产业。目前,黄桃种植面积达400多亩,大樱桃160多亩,产品获得“食用农产品电子安全码+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溯源码”双码认证,不仅畅销本地,还通过电商销往全国。
在“一村一品”多点开花的基础上,安丘市金冢子镇正着力打造以豆丹养殖为主的“一镇一业”产业。该镇采取“党支部引领定向、合作社联动赋能、村民参与共建”的发展模式,与山东农业大学开展技术合作,已建成320亩豆丹种养农场,年收益达1200万元以上,让“小绿虫”成为串联强村与富民的“金纽带”。
“豆丹养殖年周期可达三茬,既可作为商品销售,也可留作种源,可持续发展性强。”金冢子镇人大主席王焕青介绍。据悉,该镇计划明年把种植规模扩大至1000亩以上,打造省内最大的豆丹产业发展基地,同时成立产业协会,推动标准化、集约化发展。
从“一村一品”到“一镇一业”,安丘市通过提升品质、打造品牌,形成了特色农业的核心竞争力。如今,安丘农民的“钱袋子”越来越鼓,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。未来,安丘将继续锚定“大健康”农产品定位,推动农业产业向标准化、品牌化转型升级,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。
